越南台商人物誌 – 越南台商總會會訊第239期的人物專訪之一!由胡志明市-台灣學校同學 梁依琳 採訪台商陳先生。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不知不覺已大學畢業。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兩、三千塊美金,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國度,越南。

剛開始來到越南,並不是那麼的順利,他到處去打工,也結識了各行各業的人 一次的偶然下,結交了一位朋友,兩人暢所欲言,不久後,那位朋友想與他合開一所公司 思考了許久,最後便點頭答應了。為了這間公司,他四處借錢,終於開了公司,那時他十分的高興,他為了這間公司四處奔波,怎能料到,朋友最後竟拿錢跑了,只留下一大堆的債務,那時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誰能料到,自己的朋友竟然會如此,一切的努力如同泡沫般迅速的消散,父親知道後,便和他說:「 回來吧!待在那也不是辦法,回來幫舅舅做事吧。」 他也掙扎過,是否要回去,最終他還是選擇留下,因為他不想留下遺憾,於是他便與父親說:「再給我一次機會,若這次失敗的話,我會回去的。」

他用父親給他的錢,來到了頭頓,開了一家海產店。過了幾年後,債務也慢慢還了回去,原以為會這樣平淡的過一生,卻在此時遇到一位貴人 問他要不要開一家海鮮食品公司,那時他心中是掙扎的,他害怕再一次被騙 但後來還是賭了,最終他賭對了,他的海鮮食品公司 在貴人的幫助下,他將做成的加工食品 罐頭 漢堡魚塊 冷凍食品 然後賣到歐洲 亞洲,生意開始經營的有聲有色,但經營一間公司比他想像中的難,每次都要管理許多事情,令他分身乏術,為了貯存漁貨,他加蓋了大型倉庫,因為要用 60 噸的魚,才可做出 6 噸的花膠,如此龐大的數量,必須做足準備,也避免了漁獲減少時,沒有漁貨的突發狀況。

後來開始有公司與他競爭了,他開始考慮做其他生意 他知道食品公司越來越有競爭力了,很難再賺到錢,雖然有固定的客源,但深怕有天會失去,他開始關注其他產業,最終他將心思動在燕窩這方面的產業,他蒐集了許多資料,自己親自設計燕屋,剛開始起步時,因找不到客源,時常感到焦頭爛額,甚至有一瞬間的後悔。

經過一段時間後,漸漸有了客源,將燕窩賣到中國,收入也漸漸穩定了,雖然生活開始悠閒,不再因客源而煩惱,他開始養起了鸚鵡,買了許多關於鸚鵡相關的書籍,但一開始時,由於要顧及許多鸚鵡,導致一些鸚鵡缺乏照顧而死亡,但隨著經驗的累積,他養起鸚鵡越來越順手,後來他考慮賣鸚鵡 有時興趣也可以賺錢,他買了一些鸚鵡 讓它們產蛋,後來竟開始賺錢了。

現在他已成家,與當年陪他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的女子攜手走向未來。看著自己的兒女,並教導他們人生道理。回想這些記憶,他十分的感慨,有時候人生總是要賭一把,雖然有時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但這卻給自己一個警惕,不是嗎?

採訪者 梁依琳
受採者 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