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台商人物誌 – 越南台商總會會訊第241期的人物專訪之一!由越南台商西寧分會秘書長劉曲子執筆,撰寫 越南高信 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銍暘 先生的企業故事。文章僅代表受訪者立場,不代表本公司或是採訪者立場。

張銍暘 先生從小在困苦艱難的環境中長大,一個門外漢,經過越南多年摸爬滾打,培養了一批越南籍教育程度不高但忠心耿耿的員工,樹立起了自己舊客戶口碑相傳,新客戶源源不絕,在越南當時的經濟環境中,他如何能異軍突起,怎麼落實完善的售後服務25年始終如一。如今滿頭白髮的張姪暘一邊喝著茶一邊講起他的創業故事來,總是妙趣橫生,惹人開懷大笑。他自稱堆高機銷售業中的「怪咖」,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從壯年步入花甲,成功過、歡笑過、跌倒過、失意過。

高信成立於1993年赴越南投資距離胡志明市約25公里的平陽(Bình Dương),是越南政府列為重點經濟核心之一。這裡為名符其實的台商大本營,有許多離鄉背井打拼的台商,也是目前台商投資設廠最密集的地方。創業之初名為高信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堆高機銷售,隨著越南生產製造業的發展、轉型升級,高信增添提供客戶的設備從木製加工機至數控加工機以及適合各產業之專用數控加工機。更進一步提供木器整廠整線規劃服務,為客戶創造更高之競爭力。

回首高信走過的25年歲月,張銍暘不禁感到一份驕傲及期許。因為在越南25年中堆高車開發業務始終是在第一線打拼,擔任開山闢嶺的工作。在未來的越南經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堆高機能為企業節省時間與成本; 而如何選擇正確適合自已的堆高機,來使搬運作業有效運行,減少維修損耗, 及以花最少的錢,而能得到最大的效用。

張銍暘 梁處長 合照

上圖:張銍暘跟胡志明市辦事處梁處長家人合照

筆者詢問今年52歲的總經理張銍暘自己退休後的打算時,他説要“留下來”在越南頤養天年還是那句老話:少小離家老大回。有道是養兒育女雖然是天職,但凡事幫他們想的太周到,而讓自己到了晚年陷入淒涼,這樣的情景恐要慎思。不妨換個角度想,年輕時也開始幫自己做退休規劃,不必讓自己退休後成為子女的負擔,其實就是在幫子女們積累財富。俗話說:「一樣米養百種人」,有的人太樂觀退休生活,有的卻又太悲觀。無論如何,儘早執行退休計畫,可以減輕準備期間的財務壓力,還有兩大額外的好處是:清楚知道人生不同階段的開銷,以及更了解未來該如何節流。

張銍暘也建議對於即將來越南,或是想要來越南創業的台灣新一代,建議:今時不同往日,市場對技術、資本、人才的要求更高,創新、創業不僅要有想法,還要多學習越南語、專業技能,欲外派至越南服務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你有技術、有想法,就可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筆者詢問現今越南同行競爭問題張姪暘臉自豪的說到;我們從來不做低端品質、低價競爭的産品,面對同行的低價競爭,要和這些低價競爭者抗衡,建議以服務制勝。哪怕是後來所投資的新行業,也都是如此;我希望做到,不需要接到客戶的維修投訴。但是我每月都會選擇幾個廠商去拜訪、帶著越南工程師去服務,順便維護、交流,可以鞏固我們的客戶關係。用心於事業,站在客戶的立場,對每一個細節都儘量做到深根究底、精益求精。筆者還發現張銍暘自創行銷方法,就是「每一台銷售出去的機械設備,都會把驗機過程拍成DVD,怎麼操作這台機械也都有DVD。機械的運轉情況和效果,張銍暘都親自拍,相當於親自為客戶驗機了,這既是一個品質保證的記錄證據,避免糾紛,也是讓客戶更多一份信任。」

張銍暘說到無論是越南台商的哀愁與美麗,這都是台灣精神在海外奮鬥的真實寫照。在越南「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當轉型升級口號成為企業生存必經之道的同時,要了解到因應環境而改變是不可抗拒的路,「危機處理很重要。」他說:「緊要關頭,處理得當,還有轉寰;處理不當,從此一蹶不振。這是我在越南學到的最寶貴的一課。」誰變得快、轉得好,就會搶先站到市場的藍地先享受獲利。高信盡最大努力提供更專業、迅速、更滿意的服務,讓彼此業務能相得益彰而持續成長茁壯,邁向事業巔峰邁向下個第25年!則是我的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