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台商人物誌 – 越南台商總會會訊第 247 期人物專訪,撰寫西寧商會副會長 黃詩偉 的經營管理故事。文章僅代表受訪者立場,不代表本公司或是採訪者立場。
每個創業成功的故事,都有使他們想要創業的動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創業困境中努力,可能偶有沮喪,但他們都不以「悲情」定義自身遭遇 最後他們抓住了機會因而成功。
上圖:和唐責任有限公司黃詩偉總經理
今天的越南總會專訪到和唐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詩偉他的創業故事,他告訴自己的,「不要害怕嘗試新的東西,要踏出舒適圈。要做什麼就去做,不要害怕。」
上圖:河內商會會長洪志華-北寧商會張家農副會長-西寧商會黃詩偉副會長
黃詩偉 2010 年剛踏入越南這塊土地,最初在永豐餘紙廠上班 2 年,從事紙箱業務行銷工作,進來後覺得有夢幻夢幻公司的光環加持,就擁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可是有天拿起名字看覺得「拿掉名片我後還剩什麼?」這時覺得自己處在安穩的環境、疏於成長和努力這才能激發創業動機,再加上父親黃伯桐一句話
『想要有所改變人生,就得自己去掙』
因此在家人的期待跟自我人生的選擇上陷入了兩難…
2012 年 8 月年初決定結束上班族生活、並籌備和唐責任有限公司紙箱廠創業事宜;從校長兼撞鐘的一人公司,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人脈和銷售技巧後,除了沿襲過去的模式積極開發客戶外,逐步建立的制度與團隊;黃詩偉也坦言,越南做紙箱加工業在競爭很激烈,剛開始訂單也不穩定,我也曾在低潮時壓力大到想痛哭一場,即使壓力再大,最後還是得把眼淚往回吞,曾經想放棄對當時的我來說,那是次很嚴重的打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創業貴人東林水產公司陳柏魁總經理 ,在我低潮時鼓勵我!他說「幫自己創造一份最好工作的關鍵不是創業,而是如何創造價值。」
上圖:和唐責任有限公司製作紙箱成品
當年差點在好不容易奠定好的基礎打掉重練,現在知道事情要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這句話用在創業也同樣適用,那就是時機、市場、團隊,而其中最能掌握在創辦人手中的,就是人 ,公司的營運目前終於上軌道,雖然我分享自己創業故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鼓勵大家都創業,而是希望能感染更多人用創業的決心和熱情點燃自己的生活,並為社會帶來更多正能量。
在越南看到離鄉背景到越南創業的台商很多,成功的人依舊只是少數,看過很多人想來越南做生意,當初在規劃越南市場時,都把創業藍圖想得很遠大,但沒有把越籍員工抗壓的因素加進去,遇到很多新進員工做錯事情,才念他個一兩句,結果明天就不來了;臨時需要趕工,要求加班幾個小時,就嫌工作太累,隔天也不做了;碰到不會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教,就突然閃人了;這個工作太乏味,沒有興趣,轉頭就去找有興趣的工作了;上兩天班嫌公司離家太遠,就鬧失蹤;辦公環境不理想不想來上班;工作環境太危險不能來上班……每個人都會有「希望得到肯定」的感受。因此,當別人稱讚自己時,沒有人會覺得不開心。只要能確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或行為,並得到適切的評價,我們就會在高度的滿足感下,維持「我想要再多努力一點」的工作動機。
目前黃詩偉還擔任西寧商會副會長,來越南投資 10 多年,深知要在當地長期經營,必須本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與當地社會的人民維持良好的關係,因此西寧台商會也都會本著此一理念,整合西寧省台商企業的資源,同時結合當地政府和慈善單位,來照顧弱勢團體及貧困家庭,藉以提升整體臺商企業形象。因此,臺商對越南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貢獻,深獲西寧省政府機關及社會肯定。
筆者認為創業路在走,大家可能會發現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同,這是創業家所要調適的,因為創業人家走的路是 90% 的人尚未走的路(或者說不敢走的路),所以在創業前要瞭解的是,必須忍受這一路上的孤獨感,爬的越高,越感到孤獨。就爬一座高山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攻頂,能爬上最頂端的人通常都不多。
創業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創業絕對不輕鬆,
黃詩偉不後悔走向創業這條路,但是如果時間能重來,或許會考慮是否要再痛苦⼀次,畢竟也會想像或許另種人生也挺不錯的。
撰文者:劉曲子
回:越南台商人物誌索引 閱覽其他人物誌
認識鼎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