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台商人物誌 – 南向政策之父 – 江丙坤先生 紀念專文。
筆者於 2012 年來越南,彼時台商的經營發展已有良好的基礎,相關配套法令也較多年前成熟便利許多,越南政府亦給予台商許多必要的支持。
從台商前輩的口中得知,除了台商前輩的努力與耕耘外,江丙坤先生對於台商在越南的各項官方與民間重大政策與措施的建置,功不可沒,這也是各位台商津津樂道,並極度感念已故江先生的原因。
1990 年代,仍處美國經濟制裁的越南致力於經濟改革開放,經濟部政務次長江先生因深入了解台灣的發展脈絡,判斷台灣的成功可作為越南經濟發展的參考,特別指示在
- 『關鍵人才培訓』,
- 『加工出口區』,
- 『交通建設』、
- 『中小企業發展』、
- 『相關法規制度』 等領域協助越南,進而讓越南的台商獲益。
勤走訪溝通,勇於任事與承擔
1991 年江先生首次參訪越南後,於 9 月下旬再度率領包含經貿、外交、農業、工業和金融在內的訪問團,同時把台灣打造加工出口區及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模式,介紹給越南政府,並立即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越南初期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依據。
當時越南政府對於投資發展仍非常謹慎,只審核放行大型投資案,且不允許百分之百外資,因此早期的外資投資案都是以『聯營公司組織』模式進入越南。
1992 年台越雙方簽署了『相互設置代表處協定』,分別在河內和胡志明市設立官方代表處和經貿辦事處
1993 年擔任經濟部長後,江先生多次率團訪問越南,並親自與越南台商當面討論經營現況與挑戰,統整資料後立即向越南政府相關單位反應與提供建議,如許多合法投資廠商等了很久仍然拿不到執照;拿到執照的聯營公司也因越南法律規定公司事務需董事會全體一致通過才能執行,而產生許多經營管理窒礙難行之處。
當時外商幹部在越南生活也有許多不便,如簽證取得困難,不然就是曠日廢時;交通及水電費實施兩價制,對外國人收費高出許多,當時的外資又以台商為主。江部長在 1993,1994 – 1995 年分別率領各聯營公司代表到總理府與越南各相關部會代表當面會談,尋求改善聯營公司董事會決議方式的辦法。
這段期間透過江部長與台商前輩的努力,亦簽署了『台商投資保障協定』,並召開中斷 6 年之『部長級會議』。
突破越南投資僵局
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許多外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受到了嚴重損失,大部分集體退資,部分外資工廠甚至丢下廠房設備一走了之。相對的,我們台灣的投資廠商都能應付風暴,克服困難存活下來。
1999 年 4 月第六屆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亞總)在河內召開,越南總理府期望能在大會期間邀請台灣經濟專家前來分享台灣產業如何因應金融風暴。亞總邀請了擔任經建會主委的江丙坤先生,越南段維誠副總理則出面邀請當時全國 53 個省的省長,於同年 4 月 25 日在河內大宇酒店舉辦了專題演講。
江部長分享,台灣整體社會與企業能共同渡過金融風暴,是因為台灣的中小企業透過靈活的財務規劃與準備,彈性調整生產模式以符合變化多端的接單規模,加上政府的金融援助政策。
江部長因此建議越南政府,越南投資環境最適合發展中小企業,理當重點扶植。
成果豐碩 – 越南真正的改革開放
在江部長的演講過後,越南總理府開始實施一連串的經貿法令改革,把五百萬美金以下的投資案交由各省去自行審核,並宣布使用人頭戶投資是一種合法投資,為人頭戶投資除罪化。之後越南各省政府簡化投資行政手續,大量增建工業區,增設各港口進出口相關服務,鼓勵台灣中小企業大量進駐越南。
除了得到總理府與越南各相關部會形式與實質上的支持,台商簽証問題獲得改善,交通及水電費兩價制取消,至此外國企業投資越南已大幅度改革開放。
之後台灣成為外商投資越南第一名,此為台越雙方經貿合作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商紛紛前來越南投資設廠,也帶動其他外商大量進駐,奠定了今日越南經濟起飛的榮景。不僅台商享有更便利與更有效的投資政策與法令,連老外們也雨露均霑,因此在當年明白事情始末的其他外國人,也都豎起大拇指稱讚。
簡要生平
江丙坤先生(1932 年 12 月 16 日 – 2018 年 12 月 10 日),中華民國政經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籍貫南投縣草屯鎮溪州里,祖籍福建平和大溪鎮江寨村,曾任國民黨第一副主席、國際民主聯盟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委員、經濟部部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臺北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董事長及東京之星銀行董事長等職。
2018 年 12 月 8 日因主動脈剝離昏迷送醫,10 日晚間 7 點病逝,享壽 85 歲
本篇由越南多位資深台商提供資料後修訂潤飾,特此感謝。
回:越南台商人物誌索引 閱覽其他人物誌
認識鼎盛科技: